日前,国家工信部公布了2015年度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名单,我市三角轮胎、威高集团、华能威海发电公司3家企业入选,这是继去年天润曲轴、金猴集团入选首批试点后,第二批入选的试点企业。 两化融合,是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跨界融合。在威海,一大批工业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了企业管理、生产等方面的智能化改造,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几乎不出差错了 在天润曲轴信息中心,工作人员通过电脑软件操控,对车间的一条生产线进行全面监控,哪台设备在生产,哪台设备停机,哪台设备出现故障,系统随时监控得到。 这种智能制造能带来怎样的好处?信息中心负责人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过去设备坏了,操作工人要马上跟维修部门报告,然后部门派维修工前来检修。而通过智能监控,我们会直接监控到故障信息,操作工人发现机器出现问题的同时,维修工已经在赶去现场的路上了。” 目前,天润曲轴已在部分车间推广应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生产执行系统(MES),并探索将物联网在公司中的应用进一步扩展到研发、生产、设备管理等领域。 如今在我市,智能化生产装备广泛应用于轮胎、机电、机械制造等行业,实现了生产计划、执行控制、质量管控、物流计划与执行、物料配送及库存管理等领域的信息系统集成应用,有效降低了企业用工压力和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威高集团每批原料的质量等控制指标都可追溯,充分保证了医用制品质量,集团医用制品生产差错率几乎为零。 市场信息一目了然 手写订单成为历史 除了生产领域外,信息化建设还为企业及时掌控市场信息提供了快捷、准确的依据。 进入金猴集团网上分销系统,产品样品信息及库存状况一目了然。通过这个系统,下订单、发货、补货、调货全部在网上进行,销售效率提高了,库存量大大降低。“业务员电话沟通、手写订单的时代早就被信息化建设取代了!”金猴集团信息中心副主任张力刚说。 依靠信息化建设,产品管理可以细致到每个货品的颜色、尺码、批号,尽可能避免应季产品因为库存不准确而耽误商机成为过时品。 今年7月份,金猴集团对原有的分销系统进行了升级,进入了试运行阶段。“系统升级后,产品从下线到进入市场各个环节的数据,将形成更加详细准确的报表,为企业种决策提供了科学的数据依据。”张力刚说。 据了解,目前,全市43个总投资10.93亿元的两化融合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已完成总投资4.86亿元,其中16个项目已完工。 搭上“互联网+”快车 深度挖掘线上市场 随着“互联网+”概念盛行,企业在推进两化深入融合过程中,纷纷抢搭“互联网+”快车,深度挖掘线上市场。 5月28日,迪沙药业集团成功拿到“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资格证”。有了这一许可,迪沙集团就有资格通过互联网向企业及消费者提供药品信息查询服务。 这只是迪沙药业搭乘“互联网+”快车的第一步。“目前,我们正在筹备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许可资格证的申报工作,如果申报成功,我们就可以打造B2B、B2C网络交易平台,真正实现‘互联网+医药’的转型升级。”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实行“互联网+”,我市一大批企业纷纷试水。迪尚集团也是传统服装行业内率先涉足“互联网+”的规模企业。目前,迪尚集团的面辅料采购平台、服装订货平台和电子商务云平台建设已经初具规模。 我市也在积极推动企业开拓线上市场。上半年,举行了全市工业企业电子商务培训暨典型经验交流会,对200多家企业开展培训,引导更多的企业利用O2O、B2B、B2C等电子商务手段开拓网上市场。三角集团、金猴集团、荣成泰祥食品等企业已成功运作电子商务。目前,全市35%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了电子商务应用。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环翠区、文登区和荣成市举办电子商务交流培训活动,同时,组织企业参加2015中国杭州电子商务博览会,推动我市企业与知名电子商务平台、专业电子商务服务企业交流合作。”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