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中心   您当前位置为:首页 >> 信息中心 
新华都商学院何志毅:创业创新教育已应时代而生
   
发布时间:2016-03-30

 成功定位创业创新教育 缺少的就该补足

 五年前新华都商学院创立的时候,还没有总理大声呼吁创业创新。而之所以新华都商学院能够有先见性,定位“创业创新”,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自身的战略需要,作为一个后发的商学院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找到一个社会最需要的,同时,也是最有能力突破的、目前别人做的不够好的领域,才能够出奇制胜。而创业创新教育,在国外是一个很成熟的学科,中国却没有。那时候,中国大概有五千万家小微企业,却没有适合这些小微企业的教育模式,何理事长认为,这些人都需要经受相关教育。这两个要素结合有两个趋势,这个专业、这个学科未来一定是有的、而且中国很需要,为此,那时候他们成功定位创业创新这个市场。

 第二,很幸运,2012年国家推出一套满足国家特殊需要的专业硕士学位。因为是国家特殊需要,国外又很成熟,他们成功推出“创业创新MBA”,请来了埃德蒙·费尔普斯这位重量级的诺贝尔奖创新性的泰斗,并拿到了陈发树董事长5亿资金,于是,2012年新华都商学院成功拿到了“创业创新MBA”,在国内开启了创业创新教育这个先河。

 当创业创新教育变成机遇 红海如何主沉浮?

 新华都商学院原来是领先者是边缘市场,或者边缘学科,是个蓝海。虽然也有学校在做,但是他们并没有花那么大的精力。今年5月份,国务院也正式发文,强调推动中国创业创新教育的重要性。总理一号召,各级政府,大学也蜂拥而上重视这个事情。和君商学院、湖畔大学做的轰轰烈烈,而原来就有的黑马营、联想之星,中欧创业营,也是风起云涌。蓝海突然变成红海市场了,新华都商学院的“创业创新教育”也变成主流市场了,竞争激烈,谁主沉浮?

 大家都在做这件事情其实是个好事,因为这样做才能在民族文化意识里推动创业创新的意识,不是毕业了到国企去好,而是创业好,创业首先拉动消费,你一个人创业失败也是对社会有贡献,你雇了人,买了桌子最后办不下去了,拉动了消费了。另外,创业者种下了种子以后,他哪怕一次性的失败,只要他有这个心又创业了,以后会连续创业。因为他体会到老板的艰辛,创业是个更好的职业经理人,所以不怕,这绝对是好事。以总理的身份,在中国本来大家就是惟有读书高,都爱当官,市场经济出来以后,尤其最近十年前,埃德蒙·费尔普斯教授总是在讲:中国优秀人才都挤去考公务员,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悲哀,美国有一句话,一流人经商,二流人做学问,三流人才从政。从政是帮助国家民族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不是所有的人都要从政,肯定不是三流的人从政,应该均衡的分布,所以总理大规模倡导号召创业是非常正确的。

 创业创新教育这个市场有多大?

 中国小微企业四千万人,1%的人想接受学历学位教育,40万;十分之一的人考的上,四万;这不是很低的数据。现在每年录取MBA也就是四到五万,MBA是等量的,四千万有40万想读,可能十万人来报考,录取四万完全有可能,我现在只要四百人,整个市场应该有好多人可以来做,这个只是硕士研究生,本科呢,现在一年八百万本科生,1%就是八万、0.5%也是四万,所以大概有十万人左右的需求。

 教育部统计所有大学的毕业创业率,不管怎么界定,当时创业或者是两年内创业,很多说法,其中,大致的说法是2.3、2.4……人数并不好估算,好多人都还在未知因素内,大学一毕业就出来,因为他是老板的孩子,一毕业就是给你两百万玩去,我不要你赚钱,就让你体会一下创业的艰辛。福建也发生过,福建的老板嫁女儿,公开报告的给女婿创业基金的超过一个亿的已经先例。所以你说这个市场多大,好大好大的,学历学位教育,本科到硕士十万人左右。

 中华民族 创新从未停止

 中国人绝对是一个创新的民族。他说,丁伟良先生一书《汉学精华》写的非常好,书中指出,中国五千年来经历过众多创新,否则中国人走不到今天。不能说中国人不创新,国有企业就是中国人创新的。汉朝企业文化管理上,汉武帝独尊儒术;从学术上来讲,百家争鸣;从国家来讲,它希望这个国家这各民族有统一的价值观,还有很多细的东西,科举制度等。商朝的一个国王,他每天洗澡,他的洗澡盆刻了九个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里的意思就是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创新。

 中华民族只是处在这个尴尬的阶段,中国的一些东西与世界上很多“新”的东西相比,落后了。目前,中国人所出的状态是模仿式创新,但给人家印象我们很爱Copy,其实国外Copy中国人的东西更多,比如陶、瓷器,意大利人把蚕宝宝也偷出去了……不能说我们不创新,我们一直在跟着创新脚步走,而未来,相信中国的这种创业新教育将会得带更高重视。

 嘉宾简介:

 何志毅

 新华都商学院理事长,北京大学教授、博导,《北大商业评论》执行主编,集学者、企业家、社会活动家于一身,他推动中国管理实践和理论的进步与互动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升和中国慈善领域的进步。自2010年担任新华都商学院理事长后,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创业与创新,并致力于教育与创新的结合、本土化与国际化的融合。

copyright© 2014 威海科技创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入口]
电话:0631-5894088 地址:威海市文化中路8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