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2015全国碳纤维产业发展大会暨威海市碳纤维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举行,我市获正式批准建设首个国家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基地。这既是对威海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肯定,也是对我市未来产业发展的鞭策。

首个国家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基地落户威海。
“之所以选择威海作为首个国家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基地,良好的产业基础是吸引我们的最大优势。”中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发展联盟秘书长郅晓说。
碳纤维,被新材料产业界视为“黑色黄金”。近年来,在“产业强市、工业带动”战略指引下,我市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发展成效显现。 在碳纤维生产领域,既有从事原丝、碳化生产的拓展纤维,也有从事碳纤维预浸料和复合材料生产的光威复材、浩然特塑等企业。碳纤维装备生产领域内,光威精密机械、宏程机电等企业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产能不断扩展。碳纤维下游制品应用领域则有环球渔具、鲁滨逊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制品企业,其材料制品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军用、民用等方面。截至目前,我市拥有各类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造应用企业2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36家。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销售收入达100多亿元。 
企业家们在参观威海的碳纤维产品。 在全产业链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市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的企业如鱼得水。 “目前,我们已经与拓展纤维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申报科研项目。”新元化工总工程师解乐福说。新元化工是一家碳纤维生产配套企业,与碳纤维生产企业拓展纤维的牵手合作,让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我们刚刚与全球最大的体育用品连锁店签下订单,他们预定了7万多对滑雪杖。”昨日,山东鲁滨逊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双进兴奋地说。山东鲁滨逊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碳纤维登山杖、徒步杖、滑雪杖等户外装备,受到美国、欧洲、日本等高端客户的高度信赖。不仅如此,“去年,公司已全面进入户外运动服装、徒步运动鞋、运动背包、帐篷等户外及露营领域。”孙双进说。 据市经信委副主任孙玉忠介绍,除了航空航天和军用领域外,在民用领域,我市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企业产品已规模用于生产碳素渔具,逐步进入户外用品、碳纤维工业板材、医疗器械等下游产品领域。其中,碳纤维渔具和登山杖产业链相关企业达160多家,居国内首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