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和创业辅导师队伍建设,全面完成“十二五”期间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建设目标,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创业辅导基地是激活创业主体,推动全民就业,促进充分就业,实现强省富民的有力载体。各级主管部门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全民创业的要求,把创业辅导基地建设好,努力实现工作目标。 (二)建立建全奖惩机制,加大推进力度。
对各县(市)创业辅导基地建设规模、基础设施、服务功能、入驻企业、安置就业等考核指标进行细化。年终组织考评验收,对完成情况好的县(市),不仅要表彰,还要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实行“扎口式”管理,对未达标和近几年服务水平低、孵化功能弱的基地,取消省级创业辅导基地认定资格。通过奖优罚劣,加大推进力度,使创业辅导基地在培育、孵化企业和促就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三)正确把握方向,搞好基地建设。
一是突出创业辅导基地的孵化功能。要把创业辅导基地与工业园区区分开来,科学谋划,合理定向。创业辅导基地的规划要着眼长远,布局合理,管理规范,配套完善。各县(市)可根据各县(市)的产业优势,对创业辅导基地合理定位,企业准入既要主题明确,亦要兼顾其它。二是政府主导不动摇,长效监控不放松。无论采用何种创办模式,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不能动摇。创业辅导基地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完全依靠企业运作难度很大,容易改变创业辅导基地的用途,要建立长效机制,严控买租比例,监督、推动创业辅导基地的发展,确保不走样,不变性。 (四)大力扶持,优化环境。
一是政策扶持。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措施,鼓励和吸引中小企业进入创业辅导基地发展。二是融资扶持。要积极引进金融机构,建立银行与创业者和中小企业的沟通机制,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更便捷有效的金融服务。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担保服务。三是人才扶持。充分挖掘各种教育资源的潜力,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培训创业人才,提高创业技能;积极引进基地建设和管理人才,提高创业辅导基地的辅导功能。四是优化创业环境。创业辅导基地管理机构要加快推进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强化服务理念,提高行政效率。政府部门要加强绩效管理,健全和完善岗位责任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等制度,对进入创业辅导基地的中小企业,要施行收费一个窗口,严禁各个职能部门吃拿卡要。五是加大宣传力度,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深入到企业和群众中去,广泛宣传创业辅导基地建设的作用和意义,介绍中小企业创业的成功经验,培育自主创业意识,激发全民创业热情。争取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级领导,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为创业辅导基地建设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促进我省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