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民政府网站23日公布了2015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名单。决定授予李术才教授、陈子江教授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李术才、陈子江两位教授均为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此外,“与重大疾病相关的细胞内活性分子的荧光传感分析”等2项成果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植物应答温度和高盐胁迫基因的挖掘和调控机制研究”等11项成果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多种水产动物多性状复合育种技术”等4项成果获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中小型节能制冷装备和高湿无霜冷库研制与应用”等7项成果获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新型抗感染性疾病中兽药创制关键技术”等2项成果获技术发明奖三等奖;“高产广适优质高白小麦新品种烟农5158的选育与推广应用”等19项成果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刺参生态苗种培育与健康养殖技术建立与应用”等56项成果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高速PON光模块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等37项成果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王敦友等3名外籍专家获山东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李术才从事岩土工程研究开发25年来,结合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突水突泥灾害防灾减灾的重大需求,创建了隧道不良地质超前预报、突水突泥灾害预测预警和治理等关键技术,为隧道建设防灾减灾做出了突出贡献。创立了隧道突水突泥灾害源等不良地质超前预报理论、方法与技术,发明了估算隧道前方含水体水量的方法和仪器。解决了灾害源预报中“探不到、探不准、不定量”的关键难题。在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高风险岩溶隧道群、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成兰铁路隧道群、三峡翻坝高速隧道群、鄂西高速公路隧道群、江西吉莲高速永莲隧道、南京地铁、广州地铁、青岛地铁等一系列国家重难点工程中成功应用,避免了重大突水突泥灾害发生,保证了工程安全建设。 陈子江创建了我国生殖医学领域唯一的“国家辅助生殖与优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创人类宫腔配子移植术(GIUT)、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超声微创治疗术等,先后诞生世界首例GIUT试管婴儿和中国首例IVM试管婴儿等,其领导团队辅助生殖技术(ART)成功率达55%,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和遗传病防治紧密结合,自主开发应用了覆盖100多种遗传病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诞生国内首例遗传性耳聋、肝豆状核变性等基因携带者的健康子代,每年帮助1000多个具有遗传病史的家庭拥有健康孩子,为提高人口素质做出了重要贡献。 |